《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学术医学和科学领域重要出版商“生物医学中心(BMC)”撤回了43篇生物医学论文,原因是这些论文在“同行评审”环节造假。其中,41篇来自中国,涉及中国38家知名医学院和医院。
“同行评审”是许多国家学术期刊发表稿件的重要一环,出版方通过让同领域专家评审稿件,从而判断是否录取投送的稿件,以保证学术论文的质量。但眼下,“同行评审”,正逐渐成为吃力不讨好又饱受争议的尴尬角色。
>>>这41篇论文第一作者不少是“大腕”
“我们很遗憾地撤回了这篇论文,因为同行评审过程有争议,因此,这篇论文的科学诚信无法保证。调查表明,存在一个第三方机构为大量论文提供潜在同行评审人的造假细节。”
BMC在撤回每篇文章时,附带了以上这一小段解释。这次被打回的41篇中国论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等多家部队所属机构。
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学术界论文第一次遇到这么大规模的公开拒绝。他强调,涉及其单位的文章第一作者都是导师级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负责人),属于业内“大腕”,声誉明显受损。
BMC副主编帕托说:“这不是中国的问题。我们发表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强大研究成果。这次的事情让我们意识到,如何公正评判一个科学研究者,这是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
>>>“同行评审”机制
同行评审是学术刊物普遍采用的一种论文评审制度,300多年来,肩负着把关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般由刊物编辑邀请论文所涉领域的学者,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主编参考评议结果决定是否刊发。这一制度本意在于确保论文“开诚布公”,保证研究足够真实、有分量。
但这一体系的实际效果还存在一定争议,尤其是很多期刊允许论文作者自己推荐同行评审人选。钻空子被发觉的人也已不少。
>>>找熟人评审
BMC总部设在英国,旗下有277家期刊,涵盖生物学和医学的所有主要领域,以出版网络期刊为主,致力于提供一个可公开取阅生化研究论文的平台,里面的文章都经过同行评审,全世界读者可以免费检索、阅读和下载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因为同行评审造假,BMC近几年已撤销了170篇论文。
由9000多名期刊编辑组成的“出版道德规范委员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都在重新审核手头的论文,以确定有多少可能需要撤回。
这个委员会在一则相关声明中,指出了这种体系如何被操纵—
论文作者向编辑推荐的“同行”很可能是事先协调好的“熟人”,他短时间内通过看似合法的账户提交有利于论文作者的评审意见,这类“同行”给出的修改意见多数非常简短,往往仅限于语法方面。
也正是这些“同行”的行为特征,引起了BMC的警觉。撤回论文后,出版社对评审过程存在的漏洞做了相应补救。
>>>搞“自我评审”
很多学术期刊编辑都清楚,说服一个研究者,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同行评审是多么不易的事。正因为如此,《酶抑制与医药化学期刊》编辑对韩国庆州市东国大学的药用植物研究员文亨仁的论文产生怀疑。
因为同行评审反馈时间快得吓人。
从收到论文到完成评审,评审人花的时间往往连24个小时都不到。
2012年,刊物主编克劳迪乌·苏普兰为此与文亨仁对证。没费多少工夫,文亨仁的骗局就被彻底拆穿了。
文亨仁承认,这些“同行评审”其中有很多都是他自己写的。
苏普兰任职的期刊与其他几份英富曼卫生保健出版社旗下的期刊,都会允许论文作者自己推荐几名同行评审员,文亨仁正是利用了这个漏洞。文亨仁承认造假行为后,英富曼出版社旗下的几份杂志共撤回了28篇相关论文,一名编辑因此辞职。
去年,美国科学读物出版商赛捷公司撤掉了中国台湾国立屏东教育大学研究员陈震远的60篇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在声学杂志《震动与控制期刊》上。
商赛捷公司说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骗局。据陈震远本人交代,为了伪造虚假的同行评审和引用圈,他自己建了130个虚假电子邮箱账号,身兼运动员和裁判两个角色。
这次造假事件,断送了陈震远的学术生涯,也引发台湾教育界“大地震”。据台湾媒体报道,陈震远承认曾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蒋伟宁的名字,添加在共同作者的名单中。为了“保持个人声誉并避免教育部长的工作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蒋伟宁辞职。
>>>可能有机构专门作假
出版社和出版物道德准则委员会中都有人指出,利用这些漏洞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一些第三方机构。他们怀疑正是这些机构帮助作者通过自动上传系统向编辑提供虚假的同行资料。
BMC高级编辑伊丽莎白·莫伊伦在博客上说,有些“行为”似乎是机构所为,这些机构向母语为非英语的论文作者提供文字修改润色和论文提交方面的服务。
业界人士为此也呼吁,有必要让学者们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会踩红线。
帕特尔说,确实有许多研究人员会找第三方机构润色论文,也确实有许多这类合法机构能帮助学者按期刊要求对论文格式等进行优化,但“我们希望与研究资助人和机构展开合作,确保学者了解合法第三方服务机构与那些可能存在不恰当行为主体的区别”。
然而,也不能排除这些做出“不恰当行为”的第三方机构是在论文作者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行事的可能。“我们不确定这种说法完全正确,但这些学者确实面临很大的发表论文的压力。”帕特尔说。
>>>同行评审的事:吃力,没钱
同行评审制度本身,也受到业界质疑。
一方面,同行评审的决策延迟、审稿人偏见甚至专业上的妒忌等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
另一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同行评审以免费的形式开展,评审专家一般而言不会从中获得金钱收益,但他们付出了大量时间成本,且要承担一定的学术把关责任,所以,一直以来“免费评审”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提供独立、付费的同行评审,一些期刊开始支付评审员薪水,要求改革传统的同行评审模式的呼声也日趋高涨。部分评审专家认为,期刊从订阅、版面费中获取大量收益,同行评审专家功不可没。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