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有录教授
发布时间: 2014-05-05  作者:  浏览次数: 1

  

教学与科研并举  树人同律己齐行

                          ——记国家级教学名师蒋有录教授

 

他三十年坚守讲台,兢兢业业;他数十秋笃志科研,勤勤恳恳;他几十载春风化雨,桃李满园。他就是深受学生爱戴和同行尊敬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蒋有录教授。

持之以恒  潜心教学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作为教师,要舍得在教学上下工夫,努力讲好每一堂课,对教学各环节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体会到为人师的成就感,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当谈到对教学的看法时蒋有录这样说。在实际工作中,他也是身体力行,这样去做。

19821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的三十多年里,蒋有录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三尺讲台,在教学一线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先后主讲了“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石油地质学”等5门本科生课程和“高等石油地质学”、“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等4门研究生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富有感召力,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学校组织的历次学生评教中均被评为优秀。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不仅作为学校的示范课,更是国内同类课程第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蒋有录专注于课堂教学工作,同时也十分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他主持完成了多项教育部及山东省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国家精品课程“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负责人,国家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负责人,国家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他主编了3部国家及校级规划教材,其中“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获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材奖。此外,蒋有录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地质教育》等杂志发表“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学科优势: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等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并主持开发了多个教学课件和教学实验模型。同时,他与本学科的老师们一起,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建成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优质教学平台,为高素质油气勘探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并获得了2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正是他多年持之以恒、潜心教学、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突出成绩,蒋有录先后获得石油大学(华东)首届胜利石油育才奖、校级劳动模范、山东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并于2008年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受到了国家的表彰,20134月被聘为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开拓进取  笃志科研

“作为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学,但科研也不能偏废,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教学的基础理论支持,科研很难做深做精;没有科研成果的加入,教学也很难拥有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蒋有录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不仅在教学上成绩斐然,在科研上也是硕果累累。

他长期致力于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及分布研究方面独具特色,是“油气地质与勘探”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是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他主持完成了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横向科研项目,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3项、局级奖1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的“东辛油田油气成藏模式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陆相断陷盆地特色的复式油气聚集理论,该成果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投入实际应用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参加完成的“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教育部2003年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断陷盆地浅部非生烃层系油富集与断裂关系研究”等2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渤海湾盆地不同凹陷油气富集差异性及主控因素”等3项,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石油学报》、《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EI收录40余篇,并担任《石油学报》等多家学术杂志的审稿人,合作出版《典型油气藏地质特征与成因模式》等专著2部,以第一译者出版《石油勘探、钻井和开采地质学》译著1部。

蒋有录能够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成果、新理论以及新方法及时充实到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在延伸知识广度的同时又增加了深度,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课堂教学既灵活又有深度,起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效果。

言传身教  倾心育人

“为人师表以德为先,淡泊名利,才能激励学生报效国家、专心治学;为人师表以业为上,精益求精,才能带领学生敢于挑战、不断创新;为人师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充分发展;为人师表以苦为乐,持之以恒,才能鼓舞学生勇挑重担、无私奉献。”蒋有录以此为座右铭,鞭策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他三十多年倾心付出的教学科研历程,也是这几句话最好的诠释。

学术上,他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因此,他研究团队中的学生基础知识都较扎实,创新能力也较强。曾师从蒋有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刘华就有切身的体会。20033月初,她费尽心思撰写的近十万字的毕业论文初稿“东营凹陷含油气系统研究”交给导师审阅,老师对其做了十分详尽的修改,甚至是“面目全非”,连错别字乃至标点符号也“无一幸免”。这使她内心备受触动,在此后三个月的时间里,刘华的论文先后被“动了五次手术”,直至论文答辩并最终提交。刘华的这篇论文也于2004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

生活中,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为了学生们身体健康,他鼓励学生多组织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并为本团队学生提供活动支持经费;他经常和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向上、自立自强;重要节假日,他还邀请一些无法回家的同学到家里做客,并和他们一起拉家常,让学生们倍感温暖。作为一名硕士、博士生导师,蒋有录在传授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同时,还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与学生谈心。他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激励学生发奋努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而深受学生的爱戴。作为本科生的学习指导老师,他每学年之初都要给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新生上一堂专业教育课,用石油人艰苦创业,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奋力拼搏的精神,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献身事业,以国家和民族的兴旺为己任,很多学生都把这堂课定义为“改变人生的一堂课”。

他的学生2008级博士生刘景东回忆说:“每次出差,老师都会提醒随行的学生要注意安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每次研究生汇报工作进展后,老师都会教导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在细节上也要多加注意,从小处完善自我。

多年来,蒋有录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70余名,指导的1篇硕士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论文,3篇博士论文和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学校优秀论文,他也于201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

年华似水,岁月如梭。时间使得物是人非,但它却没能改变蒋有录持之以恒、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教学科研以及育人态度。他硕果累累、荣誉满目,却温文尔雅,谦虚和蔼。谈及荣誉与成就,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将来看见我的学生们在石油战线上有所作为,那才是我最高兴、最自豪的事!”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