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愈的《师说》到传统童蒙教育的“教不严,师之惰”,甚至民间熟语中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为师之道,历来是中国学术传承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师道关乎学统,师道映射学风。而当前,在为师之道问题上也出现了诸多怪现状,从中颇能透视学界的学风状况。
8月24日,一本名为《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之书的面世,将备受关注的博士生教育问题提到公众面前。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而在数量超前的同时,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却从来没有停息。高等教育的质量,重在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在目前学术造假、学术抄袭等事件屡次爆出的情况下,衡量一个高校教师的质量,除了学术水平外,教师的为师之道尤其是师德师风便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的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哪些“师德”上的问题?为师之道的偏离会给学风建设造成怎样的不良影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数位学界专家和多位研究生。
学术不端导师不该以身“示范”
在采访中,部分专家认为,周光礼和他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牵出的不仅是一个博士生教育问题,还牵出了在学术研究中导师本身的学术不端问题。
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就此表示:“教师不仅是教学生做事的教师,还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教师。做事是讲才,做人是讲德。现在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代表老师的学术水平一定低,而是做人的德出了问题。德出了问题,做事的才能上就要出问题。当然,也就没有了师德。”
“很多博士生在学术方面不守规矩,是因为老师本身就不守规矩。”北京某大学在读博士杨锐说:“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实验数据,杜撰参考文献,这些学术造假行为不仅在博士生中屡见不鲜,其实以身示范的往往是博导们。”
杨锐的说法并非子虚乌有。如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青岛海洋大学教授姜某两次抄袭其导师徐某的论文;某大学著名教授的《南极政治与法律》其实是抄袭澳大利亚西部大学法学系教授的一本书等。“我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她的导师要出书,就把任务按章节分给他所带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做,找什么资料、用什么数据,导师都不过问。反正只要书出版就行。”已硕士毕业近一年的李花告诉记者。
甚至还会出现导师把学生的学术成果据为己有的现象,如此前媒体爆出的上海大学博士生何吉欢的劳动成果被导师据为己有的纷争及2004年上海交大“博士生炒导师鱿鱼”的事件。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柱认为,导师的作用是指点、激励、铺路,要端正学术研究中的学风,必须十分强调导师以身作则的作用。导师的学品是导师作为一名教育者最为基本的要求,如果导师自身学品偏差,将会把学生引入歧途。而导师们在学术上的造假行为也使得以往 “师道尊严”的优良传统走得越来越远。
杨叔子就此评论说:“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生得到的是坦诚与尊重,并会将这种坦诚代代相传,从而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相应地,学术不端行为也会使不好的学习风气蔓延。因此,抓学风,要从导师抓起。教师不能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上以身示范。”
学术指导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与培养学生相比,导师们现在注重的更多是科研的名气。我们学院的导师,一个学期上不了几次课,每次见面都在描述他又去哪里讲学了,而我们有学术上的问题请教时,很少能找到他的人影。”
“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答辩的高峰期,有些导师忙得直到答辩开始的前一天才从外地赶回来。学生的论文写的什么,有哪些问题,导师们能弄明白多少?这种行为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任。”
对于导师在学术指导上存在的问题,来自武汉某高校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刘静和傅平表达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不满。接受记者采访的北京某著名高校博士生严一说:“对于我们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咨询导师时得到的通常不是耐心的指导。导师会让我们自己琢磨,实在无法继续时,他就会让我们改变研究方向。导师难道不是给予学生指导的老师吗?”
周光礼的问卷调查显示,受他访问的1392名博士生中,有13%反映与导师的交流每月不到1次,每月3次至4次的占44%,5次以上的为21%,13%的学生反映从来没有与导师交流过。虽然该数据在取样上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导师与学生在学术交流上的欠缺。很多研究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因导师忙于科研或到处讲学,对学生采取招而不导、挂而不导的放羊式指导并不鲜见,有的导师甚至在答辩会上叫不出自己学生的名字。
有专家分析,导师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而忙于一些名利双收的事项,从而导致导师分配给学生的时间越来越少,学生从导师那里获取的指导越来越稀薄。如此,“学术指导”成了一句空话,“学术指导”之导师只成一个名义上的称呼。
“廉价劳力”让学术研究失去动力
在如今大部分研究生口中,他们称呼导师不再使用“老师”一词,取而代之的是“老板”这一称谓。“老师”是传承学问的师者,而“老板”承载的却是一种雇佣关系。
专家认为,从“老师”到“老板”的称谓变化折射出大学师生关系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譬如,导师找到项目后,需要学生成为自己项目的劳动力,至于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以后能长成什么样的人,他并不在意,这就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功利化雇佣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博士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有的导师为了拉课题、找项目,就让学生替代自己上课,或者把课题分解为很多子课题让学生轮流讲述,为自己的课题提供资料,实际上这个课题可能与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根本毫无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对学术前沿问题的讨论,以致学生对导师的教学态度与责任心产生怀疑。更可怕的是,有的导师为了完成项目,就不让你毕业,不管你是否该毕业了。”
一项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甚至有些教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承担。“教授越来越像老板,学生甚至连职员都不如。好一点能拿到些许补助,有时候连一分钱都别想。”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理工科博士生愤愤地说,“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老板’只要有赚钱项目,就会把成本低、利润高的横向课题交给我们做,我们就名副其实地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角色。老师能否少赚一点,对学生更负责一点?‘老板’这个称呼在我们心目中是对老师的贬义。”
在学生以“廉价劳动力”为自我定位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失去的不仅是学术进步的机会,同时失去的还有基于学术理想而生的学术研究动力。对此,杨叔子认为:“社会上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盛行,加上各种考核的压力,科研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教师真正的威信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教师职业面临的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精神挑战,面对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教师除了在专业知识上追求博大精深,更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素质。教师应该摒弃功利,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才能在学术上取得造诣,才能给后辈树起榜样。”
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为师之道
导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强大的辐射力。有专家指出,由于教育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很难度量他所“出售”的服务质量,所以在交易的过程中,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学者必须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自己的为师之道。只有这样,教育服务才能区别于普通的市场交易中明显的不端行为。
教风正,学风则正。反之亦然。导师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在个人素质以及道德修养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一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将良好的学风代代相传。那么,如何纠正眼下“为师之道”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以重塑高等教育环境的纯洁学术风气?
首先,要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周光礼认为,应该建立完善的导师小组指导制度和淘汰制度,避免单一导师制中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某一个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从而避免学生的命运操控在导师一人手里,起到制衡导师权力的作用。
其次,强化博士生导师的责任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杨叔子认为,“教师自身的修养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倡导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号召导师关心和爱护学生,尽可能抽时间与研究生探讨和交流;要敦促导师转变培养观念,不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妥善处理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与自主学习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再次,从博士生角度,要自觉培养献身学术的精神,自觉超越功利诉求;从学校的角度,要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一直倡导人文精神教育的杨叔子也认为:“只有科学与人文相容,才可能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优秀的思维品质。博士生置身于一个科研团队中,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融洽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会使团体中的人心情舒畅,干劲十足。”
最后,大学在聘任教授时,要特别注重其学术水平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在美国的博士教育中,研究者必须以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以学术为生命的精神投身研究。在导师聘任中,对于那些存在争议,个人道德修养欠佳,不负责任的学者将不会被聘。”专家认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大学的声誉依赖于它所积聚起来的教师和学者的威望,因此,美国的这种博导选拔标准有可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