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二五”是学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在教育部和山东省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围绕“建设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奋斗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道路,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新闻网将通过“回眸‘十二五’”系列报道,陆续刊登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开放办学、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学生工作、产业发展、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现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 “十二五”以来, 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总体目标指引下,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的发展思路, 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本科生教育 “十二五”以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以“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为统领,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教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本科教学取得丰硕成果,社会声誉显著增强。 注重顶层设计,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新方案由专业培养计划、自主发展计划两大计划组成,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五融合”育人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实施了“卓越计划”、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小语种强化班、理科实验班、人文素养班、国际化人才培养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成立荟萃学院,着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培养机制创新。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内涵建设。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卓越计划、实践教学、基层教学组织等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持续提升教学内涵。组织开展常规教改项目和研究性教学、考试改革、精品实验、青年教师等专题立项,建成30间研讨型教室,推进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 大力加强实践育人,激发学生实践创新活力。构建“基础认知—工程训练—综合应用—探索创新”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验教学、模拟仿真、实习实训、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优质资源平台,深入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在实践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真知、真练、真用、真创”。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专题研修计划”,组织开展系列化的教学发展活动,服务教师1200余人次,受到《人民日报》、教育部网站等媒体广泛关注。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立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构建决策—运行—监控—改进循环闭合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编制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定期开展院部本科教学工作显示度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专项评估,积极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落实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状态统计分析与信息发布等工作,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丰硕成果。3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教师参加全国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100余项;学生获得立项国家级大创项目400项;大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00余项。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兼顾规模和质量发展,坚持“高质量培养、高水平创新、高层次育人”(3H)的教育理念,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S),提高生源质量、导师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4Q),深化改革,突出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实现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新跨越。 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增长。累计招收各类研究生13065名,较“十一五”增长36.8%,报考人数持续攀升,合格生源数大幅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趋近50%。实现了规模、质量共提高,层次、结构趋合理的预期目标。2011年,学校首次以直接攻博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实现了以统一考试、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多种方式并举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模式。 学位授权点建设成效显著。一级博士点由4个增长到11个,二级博士点由32个增加到45个,一级硕士点由19个增加到33个,二级硕士点由99个到增加到151个,新增4种专业学位类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专学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共有5个学位授权点跻身全国前10名。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修订博士生和学术硕士生指导教师遴选考核办法,改善导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导师队伍质量。具有博士学位导师比例由63%增加到79.5%。45岁以下的年轻导师占到53.9%。博士生导师人数由138人增加到184人,硕士生导师由744人增加到901人。 实施分类培养,形成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制订学位标准,实施博士、硕士分层次,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别培养。积极实施“精品课程、核心课程、网络课程、国际化课程”建设,研究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学校跻身教育部32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行列,成为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12所高校之一。 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五年来,学校共授予527人博士学位、5269人学术硕士学位、3248人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明显提升,在国家对博士论文抽检中,我校连续四年100%合格,有4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16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1篇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创新成果奖29项。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发表的SCI、EI检索高水平期刊论文占学校总数的半数以上,研究生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271项。研究生以第一申请人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19项。毕业生连续5年就业率在90%以上,70%以上到国家重点单位和重要部门就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行业和社会充分认可和肯定。毕业生中有2人入选洪堡学者,2人入选香江学者,2人入选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 留学生教育 “十二五”期间,留学生教育工作秉承“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院校”,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被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确定为首批“高等学院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学校”,被山东省确定为首个“国际教育研究基地”。 扩大规模,提升培养层次。2015年,在校留学生总人数共计1180人,学历教育生992人,是2011年在校留学生人数的2.8倍。留学生学历层次不断提升,5年共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12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占在校留学生的比例达到12%。 加强专业、教材和品牌课程建设。一门课程入选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建成10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和1个全英文授课硕士专业;立项校级留学生特色教材20部;两门课程入选校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多举措扩大国际教育影响。2015年,学校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参与国家“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立项和结项国家、省部级课题3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0余项;建立7个留学生文化体验与教学实践基地,5年来毕业留学生197人,大部分毕业生进入本国石油石化企业工作,已成为本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骨干人才。 远程与继续教育 “十二五”期间,学校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不断完善办学体系,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办学领域,拓展服务范围,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实现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训、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 优化办学布局。稳定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初步构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累计培养成人学历毕业生近12万人。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构建面向石油企业的长效战略合作模式、面向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展模式、面向地方企业的咨询培训一体化模式、校企合作共建继续教育基地模式,创建“5431”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搭建面向能源行业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国能源教育网,累计培训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7.4万人次,培养紧缺应用型人才3766人。 构建多元化国际人才培训体系。建成中亚培训中心,累计为石油石化企业培训外籍员工和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1812人次,涉及英、俄、阿拉伯、西班牙等语言区的10多个国家;建成中国(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推进全景式教学模式改革,合作院校覆盖英语、俄语、韩语、西班牙语四大语区的10个国家49所院校。 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立基于国际质量标准的管理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控制、用人单位监督,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 进一步提升品牌示范效应。建成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牵头成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研发中心华东分中心,连续三次被新华网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网络教育学院”,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