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扩大开放,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开放发展——“十二五”交流与合作工作综述

发布者:侯佳发布时间:2018-03-01浏览次数:250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扩大开放,广泛吸收和利用国内外优质办学资源,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深入,学术交流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学历教育、聘请国际知名专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内共建项目等取得长足发展,产学研合作办学更加深入,开放办学工作再上新水平,有力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开放发展。  

引智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学校国际化办学机制体制不断完善,校际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先后与美、澳、加、俄、英、法、德等30多个国家的120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其中,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规模持续扩大,层次逐步提高,项目成效显著。

  学校按照“以我为主、按需引进、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引进高水平外国专家,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促进重点学科和新型交叉学科建设,利用国外人才智力资源,逐步构建多渠道、宽领域引进国外智力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为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和有关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年聘请长期外国专家120余人,来访专家人次突破1800人次,实现了我校引智工作从以语言教师为主到以专业文教专家为主的转变,引智层次不断提高,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各类高端引智项目成效显著。五年来,积极争取,获批与大师对话——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校园行活动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2项,各类外专人才计划项目(海外名师计划、学校特色项目、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学校重点引智计划、外交部东盟培训项目等)达到24项,争取留学归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项目80余项。

学生国际交流人数逐年翻番

  积极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生国际交流工作机制,搭建大学生海外交流平台,学生国际交流人数逐年翻番。与我校签订学生互换交流协议、联合培养协议的海外高校,从2010年的8所增长到2015年的68所,涉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搭建了国家公派项目、联合培养项目、短期课程研修项目、文化游学项目等国际交流项目74个,先后派出1500多名学生分赴20多个国家近80多所大学攻读学位,进行课程研修、专业实习和学术交流。

  我校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取得突破。2015年,学校共有180名学生获得国家公派资助资格,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录取36名学生;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两批共录取128名学生,比去年增长45%。另外,学校首次参与申请4个国家公派项目并全部获批,其中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2项,录取联合培养硕士生和研究生5名;中俄政府奖学金项目录取8名学生;俄语专业人才项目录取2名学生;法国技术大学—应用科学院集团(UT-INSA)合作项目录取1名学生。

国际学术交流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年来,学校通过积极创办、承办和参加各类国际或多边学术会议,努力营造国际学术交流氛围,举办国际会议数量及规模逐年增加。学校承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双边学术会议,从2010年的5次增长到2014年的17次,参会总人数从不足500人次增长为超过3000人次。同时,学校出国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人数从2010年的49人增加到2014年的近400人,其中不少是以受邀作专题报告、担当会议主持等身份参加会议,且会议的层次、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加大选派力度,积极推动学术交流、项目洽谈、科研合作、海外培训等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启动学科出访计划、教授学术考察项目和处级干部境外培训项目,继续加强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力度,鼓励一线教学科研骨干和学科负责人真正面对国际学科前沿,开拓视野,找准定位,谋划发展,年度选派规模从2010年的378人增加到2014年的1187人。五年来,共派出89名国家公派和27名学校公派研修学者在外进行6个月以上的研修学习;4批共50名教授分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等进行学术研讨活动;8批184名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澳大利亚进行英语培训;4批89名管理干部赴海外进行培训;2批教学院长和外事主管近30人赴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研讨和考察;10余名干部赴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进行3个月培训。

国际合作科研项目逐渐增多

  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系列成果。先后建成“先进石油技术国际培训咨询中心”、“孔隙级流动模拟研究中心”等10个院级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清洁能源技术培训中心”等2个项目入选外交部、教育部亚洲区域合作基地项目,“蒙古国研究中心”、“边境与海洋研究中心”等两个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地区研究培育基地,“油气渗流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5个基地入选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际化合作科研取得新成绩。获批1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项外交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助项目,18项美国盖茨基金会、英荷壳牌公司、英国联合利华、沙特国王科学院、苏丹炼油公司等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到位科研经费突破600万美元,国际合作科研取得新突破。同时,学校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在国际前沿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着力提升论文质量,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有化学、工程学、材料学、地质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学科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

国内合作共建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中心任务,广泛联络校外资源,拓展合作伙伴与领域,优化外部办学环境,全面推进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学科为依托,合作单位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国内合作体系。紧紧围绕服务蓝黄经济发展战略,主动参与“蓝黄”两大经济区核心城市青岛市和东营市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密切与石油石化行业合作力度,加强社会服务效果,实现“携手同行、校地联动、合创共赢”的工作局面。

  完善管理机制,社会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首先,明确国内合作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范围。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签订合作协议116项,其中2014年签署教育部与五大能源公司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协议,2013年与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签署共建胜利学院框架协议。其次,落实多项合作协议效果显著。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2013年在科研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先后签署科研合同6项,总经费高达3723.6万元;与华北油田续签协议,2014年16个科研团队参与第三轮校企合作招投标工作,签订合同15项,合同总金额1439万元;2015年5月,依据塔里木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签署勘探开发一体化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1379万元;2015年7月落实与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的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申报的“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实验室”获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与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共建“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石大分中心”。

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支持办学

  加强董事会建设,整合办学资源和完善办学体制。2012年12月召开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大学与社会、企业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平台,为学校和董事单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新增14家董事单位,目前共有68家;先后举办7届“校友企业发展论坛”,百余名企业家参与活动;共召开五届校企合作座谈会,促成多项合作意向。在引进社会资源服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仅2015年先后与6家国际、国内知名石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引进软件43套,接受捐赠教学资源总价值1.3亿美元。

  加强基金会建设,创新筹资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基金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共为学校募集社会资金超过1亿元,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科学研究、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学生成长成才等,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五年来,共计接收各类现金捐赠收入8239万元,用于学校发展建设的公益支出合计4369万元;为学校赢得教育部配比资金6670万元,均用于学校的发展建设;设立各类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等100余项,其中2014年引进“王涛英才奖学金”,共筹集资金1032.7万元。五年来获得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资格,连续多次获评“山东省优秀基金会”,顺利通过山东省民政厅的社会组织评估,2015年中国基金会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基金会透明指数(FTI)得分87.20,在山东省122家基金会中名列第2位,在全国4801家基金会中名列第31位。

校友工作成绩斐然

  校友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活水和办学中最可依靠的支持力量。五年来,学校不断健全校友工作组织、创新工作模式,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逐步搭建起具有国际视野的校友工作格局。学校调整了校友工作委员会和校内校友联谊会组织机构,先后出台“校友之星”评选表彰办法、“校友返校日”组织实施办法、“校友活动周”组织实施办法等文件,保障校友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完善校友工作的组织建设。校友工作委员会完成换届,加强了对学校校友工作的领导和对各地方校友会工作的指导。截至“十二五”末,共建立地方校友会66家(含筹备),其中海外校友会7家;五年来,新增校友会15家(含筹备),其中海外5家。各地方校友会活动精彩纷呈,2014年上海校友会开展迎新活动,2015年香港校友会举行建会20周年活动、荟萃湖企业家俱乐部和中国石油大学海外校友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正式注册成立等在广大校友中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不断创新校友工作的模式。新常态下,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型校友关系,推出校友工作微信,建立了120个校友QQ群、30个校友微信群;定期向校友信箱发送校报电子版,通过组织五届“校友返校日”和两届“校友活动周”,发放3万余张校友卡,建立“校友之家”、“校友林”,聘任1300余名应届毕业生和教工校友信息员,建立3个校友工作志愿者社会实践基地等模式,为校友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载体。

  五年来,服务返校聚会校友100余批次,校史陈列馆共接待参观400余批,上万人次。海内外校友心系母校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国际化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提供了有力支持。